品牌 | 歷史
1718: 為Favre-Leuba品牌奠定基礎的Abraham Favre (1702-1790),開始擔任製錶學徒。
1737: 3月13日,在一份正式的文件中, Abraham Favre首度被稱為立洛克 (Le Locle)的獨立製錶師。
1749: 3月13日,在一份正式的文件中, Abraham Favre首度被稱為立洛克 (Le Locle)的獨立製錶師。
1792: 10月1日,創辦人的兒子Abraham Favre (1740-1823)與兒子Frédéric 和 Henry-Louis,創立A. Favre & Fils公司。
1815: Frédéric Favre的兒子Henry Auguste (1796-1865),也就是此製錶家族第四代,與源自Val-de-Travers的Buttes之Auguste Leuba協力合作。
1820: Henry-August Favre在全世界旅行,從德國到俄羅斯,古巴到紐約,巴西到智利,建立屬於自己的工坊,在隨處市場製作精緻懷錶。
1851: Favre-Leuba 的懷錶榮獲許多國內與國際展覽大獎,包括倫敦 London(1851)、紐約New York (1853)、巴黎 Paris (1855)、Bern伯恩 (1857)、Porto 波爾圖 (1865)等地。
1855: Fritz Favre (1828-1877) 證實自己為優秀接班人,也成功地在歐洲、美洲與亞洲拓展市場。
1865: 1865年與 1867年,Fritz Favre旅行到印度,在這片新大陸推出自有品牌,也讓Favre-Leuba品牌在此重要市場中快速發展。
1896: 公司總部從立洛克(Le Locle)移至日內瓦 (Geneva)
1908: Henri Favre-Leuba (1865-1961) 在1908年重掌家族企業的領導者,也讓品牌持續成長。一直到1961年辭世之前,均任職公司董事長一職。
1925: Favre-Leuba推出第一款單按鈀計時碼錶 (monopusher chronographs),此時,懷錶的使用正逐漸被腕錶所取代。
1945: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感謝孟買辦事處營運,品牌仍在印度市場占有一席之地。漸漸地,家族聲勢再起,也在其他市場慢慢回穩 – 首先於瑞士穩定,逐漸在歐洲各地回溫,接著擴展到美洲、非洲等等,並於其他都市設立分支據點,如漢堡、倫敦、仰光、卡拉奇、新加坡、紐約,奠定優質的經銷體系以及頂級的顧客服務。
1946: 1946之後,Favre-Leuba 定期參加巴塞爾鐘錶展的,在1953年之後,也開始參加日內瓦鐘錶與珠寶大展。
1948: Favre-Leuba組裝精密錶款,如計時碼錶…等,極為精準,多次榮獲納沙泰爾(Neuchâtel)天文台第一名大獎。
1955: Favre-Leuba 推出自製機芯caliber FL101,運用於Sea Chief、Sea King、Sea Raider等系列錶款。
1957: 品牌推出自製機芯caliber FL102,並於Datic錶款搭配日曆功能。之後推出自動機芯FL103與 FL104,可單獨或搭配日期顯示功能。
1960: 推出第一款潛水錶Water Deep,成為在此領成功的轉戾點。
1962:BIVOUAC: Favre-Leuba 研發出傳奇腕錶”Bivouac”(畢沃克),是全世界第一款搭載機械氣壓測高與氣壓顯示功能的機械錶。這款腕錶快速成為喜愛挑戰極限的錶迷,所不可或缺的工具。在1962年美國世界杯賽事期間,Bivouac伴隨瑞士國家降落傘隊伍完成了第一項任務。1964年,義大利登山選手龐納帝(Walter Bonatti)和日內瓦選手華切爾(Michel Vaucher) 第一次成功攀上大喬拉斯(Grande Jorasses)北壁的溫珀峰(Pointe Whymper,4,196公尺高),還有,以最短距離攀上馬特洪峰(Matterhorn)北壁時,手腕上配戴的極為傳奇 Bivouac錶。年輕登山家達伯利( Walliser Michel Darbelley),第一次在1963年獨自登上艾格峰(Eiger)時,手上配戴Favre-Leuba所製作的腕錶,精確顯示當時高度,也顯示當時氣候即將出現變化。知名法國極地探險家維克多(Paul-Emile Victor)探險冰河極地地區時,經常配戴他喜愛的Bivouac腕錶。
FL251 自製機芯: 1962年發表的專利FL251機芯,直徑11.5英吋(約29.21毫米),厚度 2.95 mm。感謝雙發條盒革命性創舉,這系列生產出十分平薄中央式指針機芯。
1963:DEEP BLUE: 推出第一款潛水錶的三年後,Deep Blue腕錶問世,防水達200米深。
MANUFACTURE: Favre-Leuba 在日內瓦附近的蒂特朗西(Petit-Lancy) 設立新公司,也將自有開發的ébauches製作納入公司業務。十九世紀末期,公司正式名為「Manufacture d’Horlogerie Favre-Leuba S.A.」製錶廠。
1967: 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(Fédération Horlogère Suisse),1967年於加拿大蒙特婁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,將「計時錶與運動錶」項目的第一名大獎頒發給Favre-Leuba。
1968:BATHY: 1968年,推出Bathy 50錶款,全球第一款機械式潛水錶,不僅顯示潛水時間,也提供潛水者搭載深度和壓力測量。
TWIN POWER: 為突破性的雙發條機芯加入自動上鏈裝置,成為第一個以此設計,推出系列式錶款的品牌。這枚新研發的機芯可搭配、或不搭配日曆顯示功能。
1970: 許多錶款延伸至1970年代,以獨特的枕型設計,完美搭配當代時尚。Sea Raider錶款搭配日期顯示,自動上鏈的機芯FL1164,振頻為36,000 a/h,而Memo Raider則是以自動鬧鐘裝置讓全球客戶為之驚艷。
同期間推出的 Sea Sky 與Sea Sky GMT 兩款錶結合潛水、計時碼錶功能,搭配24小時指針的設計。
1985: 成本較低的石英機芯加入市場,使瑞士製錶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,Favre-Leuba製錶工坊也未能倖免於此衝擊。家族被迫於1980年代將品牌售出。之後公司的經營權也轉手多次。
2011: 2011年11月16日,Tata集團收購傳統製錶品牌Favre-Leuba,並將公司總部移至楚格(Zug)。
2012: 新團隊仔細研究Favre-Leuba品牌歷史,與多款傳奇性腕錶後,希望藉由長年累積的優勢,建立永續、長遠的經營策略,並將品牌價值,與過去滋養品牌數十年的理念緊密結合。最終呈現出的成果,即為一系列,以技術和美學成就為基礎的功能性錶款。產品搭配當前最新科技,設計鮮明、展露自信,富有現代感、創新的市場新力量。
2016: Favre-Leuba域峰表推出終極潛水錶Raider Harpoon,擁有獨一無二的讀時方式。憑藉其創新的功能、化繁為簡的風格,這款腕錶完美躋身於品牌設計的傳奇腕錶行列。
2017:280週年: Favre-Leuba域峰於在巴塞爾鐘錶展慶祝品牌280週年,特別推出可測量地球上任何任意高度的終極利器Bivouac 9000腕錶。
品牌大使: 品牌贊助眾多運動員和探險活動,展現品牌箴言——「Conquering Frontiers — 超越極限自我」的運動員和探險活動。潘·哈多(Pen Hadow)領軍下的北極探險、薩蒂亞普·西德哈坦(Satyarup Siddhanta)對南極文森山的遠征、木下紗佑里所創的潛水世界紀錄,均是Favre-Leuba域峰及其工具型腕錶的品牌大使活動。
2018:榮獲大獎: 推出不到一年,Raider系列Bivouac 9000腕錶即在腕錶之星大獎(Watchstars Award)榮獲「耀眼新星」(New Stars)類別的最佳新款腕錶寶座。
BATHY系列50週年: Favre-Leuba域峰為慶祝1968年問世的超級明星腕錶Bathy腕錶50週年,推出可測量和記錄深達120米的Raider Bathy 120 MemoDepth腕錶。
BIVOUAC 9000腕錶征服珠穆朗瑪峰: 這是Favre-Leuba域峰輝煌的一年:創先的儀器腕錶Raider系列Bivouac 9000腕錶征服珠穆朗瑪峰。Bivouac 9000腕錶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登上8848米海拔同時帶有機械式高度測量計的手錶。